蓝营党主席的改选一开始,大家大多持观望态度。有人觉得这是蓝营自己的事,不好插手;也有人碍于面子,没敢站队。但随着郝龙斌的民调越来越高,大家的态度开始变化,局面也迅速引发了一系列反应。
首先,和蓝营一直关系不错的“馆长”开始坐不住了。他看到郝龙斌民调居首,心里极为失望。在一次直播中,他透露,曾和黄国昌一起吃饭,聊了很多话题,当然也包括了党主席的选举以及蓝白合作的前景。馆长直接说,黄国昌对这些事情非常悲观。
其实,黄国昌的担忧主要有两个方面。一个是郝龙斌和柯文哲之间的恩怨,另一个则是郝龙斌代表的是蓝营中的一部分“傲慢”。尤其在蓝白合作面临分歧时,郝龙斌的个性可能使他无法灵活应对,不像其他人那么愿意妥协。而且,他背后还有不少利益相关者,这也让白营方面感到担忧。
展开剩余70%近年来,郝龙斌也表现出了强硬的一面。比如,郑丽文的支持者曾要求,如果郝龙斌当选,郑丽文必须担任副主席,否则他们就会脱离蓝营。对此,郝龙斌毫不在意,认为作为领导人不能向这种压力低头,不然就不配做领导。此外,一些郝龙斌的支持者也公开表示,蓝营应该依靠自己,而不是寄望于与白营的合作。
郝龙斌的这种强硬态度,背后也有深层次的含义。他的做法可能在蓝白发生分歧时,能够压住蓝营内部的反对力量;但同时,他也可能固守蓝营优先的立场,认为在选举中,蓝营的利益应该排在第一位,没必要为了白营让步。
经历过大规模的罢免后,蓝营内部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。许多人已经不再指望白营的支持,甚至对与白营的合作持怀疑态度。也正因为如此,馆长对蓝营的做法越来越不满,直接批评道,如果蓝营连“六都”市长都不愿意让步,那又怎能谈蓝白合作呢?他显然是在暗指黄国昌想竞选新北市长,但从民调来看,黄国昌落后于蓝营的另一位候选人李四川。虽然蓝营表示会建立公开透明的选拔机制,但这些看似漂亮的说法,实际上不过是给外界的一种安慰。
因此,很多人一直质疑蓝白合作的可能性。蓝白之间的政治立场差异巨大,而且彼此也没有长远的共同目标。如果合作仅仅是为了推翻绿营,那么其中的利益交换就变得尤为重要。然而,这种利益交换的合作本身就是脆弱的。从此次蓝营党主席的选举来看,蓝营内部的分歧已经很明显,这也使得蓝白合作更加扑朔迷离。
随着郝龙斌当选的希望逐渐增大,原本一直保持中立的郭正亮也终于忍不住发表了看法。他直言,郝龙斌背后存在深层次的问题。郝龙斌一开始表示支持卢秀燕,但他背后的赵少康、朱立伦等人,是否会保证不参加2028年的选举呢?这未免太过复杂。如果郝龙斌没有对此做出明确说明,蓝营将再次陷入纷争,蓝白合作也必定会面临更多问题。
郭正亮之所以提出这些质疑,实际上源于郝龙斌方面的表现。首先是赵少康公开支持郝龙斌,甚至打破媒体的中立性,攻击其他候选人;然后是郝龙斌的态度变化,从最初的全力支持卢秀燕,到如今突然改口,表示如果有其他候选人出现,也不该抹杀他们的机会。表面上看,郝龙斌似乎甘愿在幕后操控,但很可能在背后支持的是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候选人。
这种缺乏远大理想的政治策略,让人对岛内政党的合作充满怀疑。过往的历史也证明,岛内政党之间的合作从未真正成功过,这次的蓝白合作恐怕也难逃例外。不论蓝营最终谁当选,都必须面对与白营之间利益的博弈。显然,白营最看重的目标就是“岛内最大票仓”——新北市。这也是“馆长”态度转变的根源之一,因为他认为蓝营若真心与白营合作,应该主动放弃新北市。这对于任何党派来说,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,因为新北市涉及到的利益实在太大。而如果蓝营在2028年没能赢得选举,作为党主席的郝龙斌将会面临极大的政治压力,甚至可能以一种极为狼狈的方式收场。
发布于:天津市